专业原创句子网站!

当前位置:短句网>好句收藏 > 本文内容

100句经典国学名句,国学经典名句(整理141句)

发布时间:2023-08-24源自:手机访问作者:daniel

国学经典名句1

1、犹傶则疏之,毋使人图之,犹疏则数之,毋使人曲之——《管子·侈靡》

2、有为者辟若掘井,掘井九轫而不及泉,犹为弃井也。——《孟子·尽心章句上·第二十九节》

3、下贫则上贫,下富则上富。——《荀子·富国》

4、君子以钟鼓道志,以琴瑟乐心;动以干戚,饰以羽旄,从以磬管。——《荀子·乐论》

5、名不徒生,而誉不自长。功成名遂——《墨子·02章修身》

6、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,故能大。圣人者,事无辞也,物无违也,故能为天下器。——《墨子·01章亲士》

7、君子矜而不争,群而不党。——《论语·卫灵公篇》

8、福轻乎羽,莫之知载;祸重乎地,莫之知避。——《庄子·内篇·人间世》

9、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——《大学·第一章》

10、泉涸,鱼相与处于陆,相呴以湿,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于江湖。——《庄子·内篇·大宗师》

11、善学者尽其理,善行者究其难。——《荀子·大略》

12、家仁,一国兴仁;一家让,一国兴让;一人贪戾,一国作乱——《大学·第十章》

13、顾小而忘大,後必有害;狐疑犹豫,後必有悔。——《史记·七十列传·李斯列传》

14、劳心者治人,劳力者治于人——《孟子·滕文公章句上·第四节》

15、思而后行——《论语·公冶长篇》

16、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——《老子·德经·第四十二章》

17、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有道而正焉。可谓好学也已。——《论语·学而篇》

18、有力者疾以助人,有财者勉以分人,有道者劝以教人。——《墨子·10章尚贤(下)》

19、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无涯。——《庄子·内篇·养生主原文》

20、人有不为也,而后可以有为。——《孟子·离娄章句下·第八节》

21、不知命,无以为君子也;不知礼,无以立也;不知言,无以知人也。——《论语·尧曰篇》

22、举物而暗,无务博闻。——《墨子·02章修身》

23、人之忌,在好为人师。——《孟子·离娄章句上·第二十三节》

24、七月在野,八月在宇,九月在户,十月蟋蟀入我床下。——《诗经·七月》

25、以天下为沈浊,不可与庄语。——《庄子·杂篇·天下》

26、白茅纯束,有女如玉。——《诗经·野有死麕》

27、有女仳离,条其啸矣。条其啸矣,遇人之不淑矣!——《诗经·中谷有蓷》

28、顺天意者,义政也;反天意者,力政也。——《墨子·26章天志(上)》

29、置将不善,壹败涂地——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

30、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!——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
31、大者不能,小者不为,是弃国捐身之道也。——《荀子·大略》

32、肉腐出虫,鱼枯生蠹。——《荀子·劝学》

33、君子进则能达,退则能静。岂贵其能达哉?贵其有功也。岂贵其能静哉?贵其能守也。——《大戴礼记·曾子制言中第五十五》

34、燕燕于飞,差池其羽。之子于归,远送于野。瞻望弗及,泣涕如雨。——《诗经·燕燕》

35、其交也以道,其接也以礼,斯孔子受之矣。——《孟子·万章章句下·第四节》

36、吏不治则乱,农事缓则贫——《墨子·39章非儒(下)》

37、功被天下,守之以让;勇力抚世,守之以怯,富有四海,守之以谦: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。——《荀子·宥坐》

38、至善是心之本体。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。然亦未尝离却事物。——《传习录·卷上·徐爱录》

39、儒有博学而不穷,笃行而不倦——《礼记·儒行》

40、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。——《孟子·公孙丑章句下·第一节》

41、勿贪意外之财,勿饮过量之酒。——《朱子家训》

42、未知生,焉知死?——《论语·先进篇》

43、道虽迩,不行不至;事虽小,不为不成。——《荀子·修身》

44、故非我而当者,吾师也;是我而当者,吾友也;谄谀我者,吾贼也。——《荀子·修身》

45、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大车无輗,小车无軏,其何以行之哉?——《论语·为政篇》

46、不得乎亲,不可以为人;不顺乎亲,不可以为子。——《孟子·离娄章句上·第二十八节》

47、天下者、大具也,不可以小人有也,不可以小道得也——《荀子·正论》

48、夫以奢侈之君,御好淫僻之民,欲国无乱,不可得也。——《墨子·06章辞过》

49、不闻不若闻之,闻之不若见之,见之不若知之,知之不若行之。学至于行之而止矣。——《荀子·儒效》

50、民有三患,饥者不得食,寒者不得衣,劳者不得息——《墨子·32章非乐(上)》

51、贵上极则反贱,贱下极则反贵。贵出如粪土,贱取如珠玉。——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

52、彼窃钩者诛,窃国者为诸侯,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——《庄子·外篇·胠箧》

国学经典名句2

1、静女其娈,贻我彤管。彤管有炜,说怿女美。——《诗经·静女》

2、志不强者智不达;言不信者行不果。——《墨子·02章修身》

3、王顾左右而言他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章句下·第六节》

4、兴天下之利,除天下之害——《墨子·12章尚同(中)》

5、虽使鬼神请亡,此犹可以合欢聚众,取亲于乡里。——《墨子·31章明鬼(下)》

6、鸿雁于飞,肃肃其羽。——《诗经·鸿雁》

7、君实欲民之众而恶其寡,当蓄私不可不节。——《墨子·06章辞过》

8、记问之学,不足以为人师。——《礼记·学记》

9、公生明,偏生暗,端悫生通,诈伪生塞,诚信生神,夸诞生惑。——《荀子·不苟》

10、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已。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已。——《老子·道经·第二章》

11、投我以桃,报之以李。——《墨子·16章兼爱(下)》

12、相马失之瘦,相士失之贫。——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

13、飘风不终朝,骤雨不终日。——《老子·道经·第二十三章》

14、琴瑟在御,莫不静好。——《诗经·女曰鸡鸣》

15、独王之国,劳而多祸——《管子·形势》

16、天下殆哉,岌岌乎!——《孟子·万章章句上·第四节》

17、圣人终不为大,故能成其大。——《老子·德经·第六十三章》

18、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也;可离,非道也。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,恐惧乎其所不闻。——《中庸·第一章》

19、天地生君子,君子理天地。——《荀子·王制》

20、是故置本不安者,无务丰末——《墨子·02章修身》

21、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。——《论语·子罕篇》

22、良弓难张,然可以及高入深;良马难乘,然可以任重致远——《墨子·01章亲士》

23、死亦我所恶,所恶有甚于死者,故患有所不辟也。——《孟子·告子章句上·第十节》

24、不知戒,后必有,恨后遂过不肯悔。——《荀子·成相》

25、人生大病,只是一傲字。——《传习录·卷下·门人黄以方录》

26、质胜文则野,文胜质则史。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。——《论语·雍也篇》

27、君子务修其内而让之于外——《荀子·儒效》

28、君子内省不疚,无恶于志。君子之所不可及者,其唯人之所不见乎。——《中庸·第三十三章》

29、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;幼吾幼,以及人之幼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章句上·第八节》

30、人不能不乐,乐则不能无形,形而不为道,则不能无乱。——《荀子·乐论》

31、人生天地之间,若白驹之过隙,忽然而已。——《庄子·外篇·知北游》

32、夫万事万物之理,不外于吾心。——《传习录·卷中·答顾东桥书》

33、孝有三:大孝尊亲,其次弗辱,其下能养。——《礼记·祭义》

34、丧不过三年,示民有终也。——《孝经·丧亲》

35、天地之性,人为贵。人之行,莫大于孝。——《孝经·圣治》

36、投我以木瓜,报之以琼琚。匪报也,永以为好也!——《诗经·木瓜》

37、上之所以使下者,一物也;下之所以事上者,一术也。——《墨子·08章尚贤(上)》

38、世俗之君子,贫而谓之富则怒,无义而谓之有义则喜。——《墨子·46章耕柱》

39、诚者,不勉而中不思而得:从容中道,圣人也。——《中庸·第二十章》

40、不耻不若人,何若人有?——《孟子·尽心章句上·第七节》

41、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——《老子·德经·第六十四章》

42、夫人必自侮,然后人侮之;家必自毁,而后人毁之;国必自伐,而后人伐之。——《孟子·离娄章句上·第八节》

43、夫师,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。——《荀子·修身》

44、故百工从事,皆有法所度。今大者治天下,其次治大国,而无法所度,此不若百工辩也。——《墨子·04章法仪》

45、劳苦之事则争先,饶乐之事则能让——《荀子·修身》

46、君子尊其所闻,则高明矣;行其所闻,则广大矣,高明广大,不在于他,在加之志而已矣。——《大戴礼记·曾子疾病第五十七》

47、言近而指远者,善言也;守约而施博者,善道也。——《孟子·尽心章句下·第三十二节》

48、南有乔木,不可休思。汉有游女,不可求思。——《诗经·汉广》

49、顺天者存,逆天者亡。——《孟子·离娄章句上·第七节》

50、凡天下祸篡怨恨,其所以起者,以不相爱生也,是以仁者非之。——《墨子·15章兼爱(中)》

51、至诚而不动者,未之有也;不诚,未有能动者也。——《孟子·离娄章句上·第十二节》

52、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,恐惧乎其所不闻。莫见乎隐,莫显乎微,故君子慎其独也。——《礼记·中庸》

国学经典名句3

1、美成在久,恶成不及改——《庄子·内篇·人间世》

2、徒善不足以为政,徒法不能以自行。——《孟子·离娄章句上·第一节》

3、君子阳阳,左执簧,右招我由房,其乐只且!——《诗经·君子阳阳》

4、功遂身退,天之道。——《老子·道经·第九章》

5、道之以政,齐之以刑,民免而无耻。——《论语·为政篇》

6、可与言而不与之言,失人;不可与言而与之言,失言。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。——《论语·卫灵公篇》

7、哀莫大于心死,而人死亦次之。——《庄子·外篇·田子方》

8、太上,不知有之;其次,亲而誉之;其次,畏之;其次,侮之。信不足焉,有不信焉。——《老子·道经·第十七章》

9、倍道而妄行,则天不能使之吉。——《荀子·天论》

10、居必择乡,游必就士——《荀子·劝学》

11、重足而立,侧目而视矣!——《史记·汲郑列传》

12、天地之道,博也、厚也、高也、明也、悠也、久也。——《中庸·第二十六章》

13、学如不及,犹恐失之。——《论语·泰伯篇》

14、张一弛,文武之道——《礼记·杂记下》

15、非我而当者,吾师也;是我而当者,吾友也;谄谀我者,吾贼也。——《荀子·修身》

16、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。有能则举之,无能则下之。——《墨子·08章尚贤(上)》

17、兼听之明,而无矜奋之容;有兼覆之厚,而无伐德之色。——《荀子·正名》

18、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,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!——《史记·七十列传·淮阴侯列传》

19、父母在,不远游,游必有方。——《论语·里仁篇》

20、可誉而不誉,非仁也。——《墨子·46章耕柱》

21、乐民之乐者,民亦乐其乐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章句下·第四节》

22、近者说,远者来。——《论语·子路篇》

23、是是、非非谓之知,非是、是非谓之愚。——《荀子·修身》

24、目不能两视而明,耳不能两听而聪。——《荀子·劝学》

25、天地合而万物生,阴阳接而变化起,性伪合而天下治。——《荀子·礼论》

26、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功成而弗居。夫唯弗居,是以不去。——《老子·道经·第二章》

27、仁者之为天下度也,辟之无以异乎孝子之为亲度也。——《墨子·22章节用(下)》

28、明君制民之产,必是仰足以事父母,俯足以畜妻子;乐岁终身饱,凶年免于死亡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章句上·第八节》

29、友者、所以相有也。道不同,何以相有也?——《荀子·大略》

30、知莫大乎弃疑,行莫大乎无过,事莫大乎无悔——《荀子·议兵》

31、野芜旷,则民乃菅,上无量,则民乃妄。——《管子·牧民》

32、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;幼吾幼,以及人之幼,天下可运如掌。——《资治通鉴·汉纪·汉纪四十二》

33、老子有见于诎,无见于信。——《荀子·天论》

34、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——《论语·述而篇》

35、人之命在天,国之命在礼。——《荀子·强国》

36、宜未雨而绸缪,毋临渴而掘井。——《朱子家训》

37、口惠而实不至,怨菑及其身。——《礼记·表记》

欢迎分享转载→ 100句经典国学名句,国学经典名句(整理141句)

© 2021-2022 - 短句网www.duanju.net版权所有

短句网主要提供经典励志的好句子分享,文章句子段落来源网络整理和网友提供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