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3-11-14源自:手机访问作者:daniel
1、菩提落火,堕佛入魔。大悲禅咒解不了隔世仇。一纸凉薄,前尘往事成了谁的错。
2、总不能用一身的刺去拥抱无辜的人。认识就够了,何必谈余生。
3、万法缘生,皆系缘分。偶然的相遇,蓦然回首,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一刹那。
4、心累了,不再挣扎了,有许多人的陪伴,却都不是我心中的那个人。
5、佛告阿难。汝常闻我毗奈耶中,宣说修行三决定义。所谓摄心为戒。因戒生定。因定发慧。是则名为三无漏学。——《楞严经》
6、生活本来很不易,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,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。心若不动,风又奈何。你若不伤,岁月无恙。
7、多情皆被无情伤。有些事情,遇到就是灾;有些人,看见就是害;别人唯恐躲之不及,你换不上如此耿耿于怀。事过了,情已绝,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,概莫能外。
8、人人都是佛,佛说:人是未醒佛,佛是已醒人。深信领悟了这八句禅语,一定能带给您一念成佛的法喜,享受简单成佛的快乐。
9、所谓的风动幡动,不过是一种现象。所谓“仁者心动”,并不是说因为心动风幡才会动,也不是说这是心动而不是风幡动,慧能其实是说风幡动,确实发生了,是一种现象,但是这种现象本来并没有“动”的概念,只有心中起了他们在动的这种定义和概念时,人们才称之为动,这时你会说“哦,它在动”。事物本来并没有动静之分,“动静”只是人的定义和分别,是文字相,心中住相,心有“动静”之别,才识风幡动。
10、知幻即离,不假方便;离幻即觉,亦无渐次。
11、五祖用手杖敲了三下便离开,惠能心领神会,当夜三更来见五祖,五祖当即为他讲解《金刚经》,当讲到“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”一句,惠能言下大悟,对五祖说了五句话:
12、一切恶法,本是虚妄的,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。一切善法,也是虚妄的,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。
13、每个人都能找到一部适合自己的经典
14、佛法是纯粹的心法,其中许多深邃微妙的真理,超越人类语言的范畴,只可意会、不可言传。对于这种语言无力表达的情况,就以“不可说”这个词大略的概括一番。意思是只能用心去揣摩领悟体会,没法用话具体地表达出来。指道理奥妙,难以说明。语言与思想的张力就在于可说与不说之间。语言不是思想的界限,而是传达的界限。《道德经》说“道可道,非常道”、佛祖“拈花”与迦叶“微笑”,给世人的启示无非是不要执着于语言。
15、有多种不同的说法。佛教《地藏本愿经》说地藏接受了释迦涅槃前的重托,立下“地狱不空,誓不成佛;众生度尽,方证菩提”;“我不入地狱,谁入地狱”等宏誓大愿。因而他现身在人、天、地狱六道之中,广设方便,救度苦难众生永离痛苦。所以地藏菩萨获得了“大愿地藏”的称号,密宗称他为“悲愿金刚”。
16、这个世界不是有钱人的世界,也不是无钱人的世界,它是有心人的世界。
17、看别人不顺眼,其实是自已的修养不够。人生在世,顺少逆多,一辈子不容易,千万不要总是跟别人过不去,更不要跟自已过不去。
18、「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」为佛家劝人改过向善的常用语。佛教以「此岸」形容生死的世界,以「彼岸」比喻超越生死的涅盘境界。其中「苦海」一词,于佛教中泛指各种苦难之世界,亦即生死轮回之三界六道。众生沈沦于三界之苦恼中,渺无边际,犹如沉没于大海而难以出离,故以苦海为喻,能「回头」,表示醒悟、悔改,「回头是岸」比喻作恶的人,一旦悔悟向善,即能得救。
19、人生的一切不是算来的,而是善来的;不是求来的,而是修来的。胸襟的宽窄,决定命运的格局,你能包容多少,就能拥有多少。凡事看得开、想得透、拿得起、放得下,学会隐忍性情,懂得克制欲望,退却时理智,谦让时大度,除却杂念私心,少些攀比计较,才会随缘自适。
20、人生祸福相依,笑泪交织,得到不必太喜,你拥有一些,必然会放弃另一些;失去的无须过悲,没有什么可以永久地停留。不要以事业的成败、收入的多寡来定义人生的幸福,它们只是附庸,与幸福没有必然的联系。只要凡事抱以平常心,不抱怨,不嫉恨,不懈怠,不冷漠,幸福才有所依附。
21、凡学佛贵真实不虚,尽除浮奢,志愿坚固,莫贪神通巧妙,深信因果,懔戒如霜,力行不犯,成佛有日,别无奇特。本来心佛众生原无差别,自心是佛,自心作佛,有何修证?今言修者,盖因迷悟之异,情习之浓,谬成十界区分。倘能了十界即一心,便名曰佛。故不得不尽力行持,消除惑业,习病若除,自然药不需要。古云,但尽凡情,别无圣解。喻水遭尘染,一经放入白矾,清水现前。故修学亦如是,情习如尘,水如自心,矾投浊水,浊水澄清。凡夫修行,故转凡成圣也。
22、智者改过迁善,愚者文过饰非。
23、放过自己,也是一种放生。人生中难免遭遇痛苦,生起烦恼,但不必为此自我折磨。如果一直盯住白墙上的几个墨点不放,黑暗就会占据你的视野;如果总是执着于生命的某些片段,就会让你失去完整的人生。放过自己,不折磨自己,也是一种放生。——圆平法师
24、人生难免会遇到风雨和坎坷,对于生活中的诸多不顺,不要心怀不满、怨气冲天,也不必耿耿于怀、一蹶不振。是福是祸,都得面对;是好是坏,都会过去。与其背着包袱弯腰受罪,不如放下包袱享受生活;与其徒劳地抱怨命运不公,还不如淡定从容地笑对人生。学会放下,人生的路才会越走越宽。
25、从《心经》、《金刚经》、《华严经》
26、有没有哪一句经文最能触动你?
27、业精于勤,荒于嬉;行成于思,毁于随。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。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。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。
28、个个恋色贪财,尽是失人身之捷径;日日耽酒食肉,无非种地狱之深根。
29、要了解个人,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,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。
30、当你快乐时,你要想,这快乐不是永恒的。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。
1、净心之要,无如念佛。一念相应一念佛,念念相应念念佛,佛号投于乱心,乱心不得不佛。
2、诸恶莫作,诸善奉行,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。
3、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,这个就是慈悲。
4、因为你我无始以来,被七情六欲所迷,从朝至暮,总是在声色之中过日子,所以沉沦苦海。
5、有智慧的人,从周围取乐,没有智慧的人,希望别人给予快乐。
6、菩提落火,堕佛入魔。大悲禅咒解不了隔世仇。一纸凉薄,前尘往事成了谁的错。
7、念动急觉,觉之即无,久久收摄,自然心正。
8、生活原本没有痛苦,没有烦恼,没有忧愁,当欲望太多,计较太多,背负太多时,痛苦、烦恼、忧愁就产生了。欲望越多,痛苦就越多,幸福就越会远离。只有懂得节制欲望的人,才能享受到人生的真正乐趣。只有懂得不去计较的人,才能享受到左右逢源的和谐。只有懂得放下自己的人,才能享受到生活的自在从容。
9、到《维摩诘经》、《六祖坛经》
10、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,你就要赶快去忏悔,这就是修行。
11、妄想来了,就让它来,我总不理会它,妄想自然会息。
12、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,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。
13、一匹驴,吃再好的草,也不会成为一匹俊马。用执著和分别心去修行,再大的精进,也不会成佛。
14、有时我们走得太累不一定是因为走得太远,可能是背负的太多,有时我们活的太累,不一定是因为我们缺的太多,而是我们要得太多,其实幸福不是一个证明题,而是一个满足感,因此不能用你的生活质量来证明你的幸福指数,但恰好你的满足感能透露你的幸福感,所以佛陀言:知足为乐,少欲为福。
15、这句出自《六祖坛经》,是一种超脱凡世的理解,我们孑然一身来到世上,空无一物。将所经历的一切看作是浮云遮眼,明心见性,智慧性空。这样空明剔透的思想是已经参透了自己内心所想,控制了自己的喜怒哀乐,知晓了内心的潜在意识,是一种很高的境界。
16、如果有了明确的目标,人生之路将不会走的那么沉重。
17、有缘而来,无缘而去。世上之事,就是这样,该来的自然会来,不该来的盼也无用,求也无益。有缘,不推,无缘,不求。来的,欢迎,去的,目送。一切随缘,顺其自然。人世间的事情勉强终归不能如意,强求势必不会甜蜜。我们能做的就是,尽心尽力做好自己,世事大抵如此,努力无悔,尽心无憾。
18、拈花泽火,铁马金戈,偏生莲座。琉璃般若,戒了我心中的色。我戴笠披蓑,尘世独行不回首。
19、领取楞严经吊坠领取计数器领取抄经本
20、对人恭敬,就是在庄严你自己。
21、毁灭一个人只要一句话,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,请你多口下留情。
22、佛经句子修心养性让人心静经典语录
23、广结众缘,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。
24、你永远要宽恕众生,不论他有多坏,甚至他伤害过你,你一定要放下,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。
25、指引我们人生前进的方向
欢迎分享转载→ 佛名句经典语录(精选55句)
© 2021-2022 - 短句网www.duanju.net版权所有
短句网主要提供经典励志的好句子分享,文章句子段落来源网络整理和网友提供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