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2-03-19源自:www.duanju.net作者:daniel
1、训子须从胎教始,端蒙必自小学初。;;《增广贤文》
2、毋以己长而形人之短,毋固己拙而忌人之能。;;《增广贤文》
3、一言既出,驷马难追。;;《增广贤文》
4、凡事当留余地,得意不宜再往。;;《治家格言》
5、子孙出仕者,凡遇民间词讼,所犯自有虚实,务从理断而哀矜勿喜,庶不愧为良吏。;;《孔氏祖训箴规》
6、人虽至愚,责人则明;虽有聪明,恕己则昏。;;《宋史·范纯仁传》
7、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,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莫甚。;;《治家格言》
8、是以与善人居,如入芝兰之室,久而自芳也;与恶人居,如入鲍鱼之肆,久而自臭也。;;颜之推《颜氏家训》
9、真心实作,无不可图之功。;;《家诫要言》
10、自修之道,莫难于养心;养心之难,又在慎独。;;《曾国藩诫子书》
11、人品须从小作起,权宜苟且诡随之意多,则一生人品坏矣。;;《家诫要言》
12、远山难救近火,远亲不如近邻。;;《增广贤文》
13、谨信泛爱,重道尊师。传子一经,金玉薄之。;;《河东裴氏家训》
14、江中后浪推前浪,世上新人赶旧人。;;《增广贤文》
15、儿孙自有儿孙福,莫与儿孙作牛马。;;《增广贤文》
16、莺花忧怕风光老,岂可教人在度春。;;《增广贤文》
17、勿贪意外之财,勿饮过量之酒。;;《家诫要言》
18、做好人,眼前觉得不便宜,总算来是大便宜。做不好人,眼前觉得便宜,总算来是大不便宜。千古以来,成败昭然,如何迷人尚不觉悟?;;高攀龙《高氏家训》
19、仗势凌人,势败人凌我;穷巷追狗,巷穷狗咬人。;;《增广贤文》
20、洎践祚以来,时方省书,乃使人知作者之意,追思昔所行,多不是。;;刘邦《敕太子书》
21、饮食约而精,园蔬愈珍馐。;;《治家格言》
22、不要空言无事事,不要近视无远谋。;;陈毅《示儿女》
23、宁可人负我,切莫我负人。;;《赠广贤文》
24、房室清,墙壁净,几案洁,笔砚正。墨磨偏,心不端,字不敬,心先病。列典籍,有定处,读看毕,还原处。;;李毓秀《弟子规》
25、割不断的亲,离不开的邻。;;《增广贤文》
26、乖僻自是,悔误必多。;;《治家格言》
27、驭横切莫逞气,遇谤还要自修。;;《增广贤文》
28、却有主张,勿悠悠碌碌随人忙。;;《约斋铭》
29、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。;;《增广贤文》
30、才尽身危,好名得华;有群累生,孤贵失和。;;东方朔《东方诫子》
31、幸名无德非佳兆,乱世多财是祸根。;;《增广贤文》
32、待人要宽和,世事要练达。;;《家诫要言》
33、效伯高不得,犹为谨敕之士,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。;;马援《诫兄子严、敦书》
34、施恩无念,受恩莫忘。;;《治家格言》
35、方谨此,勿慕彼,此未终,彼勿起。宽为限,紧用功,工夫到,滞塞通。心有疑,随札记,就人问,求确义。;;李毓秀《弟子规》
36、许人一物,千金不移。;;《增广贤文》
37、不学诗,无以言;不学礼,无以立。;;《孔子家训》
38、恶不在大,心术一坏,即入祸门。;;《家诫要言》
39、临事让人一步,自有余地,临财放宽一分,自有余味。;;高攀龙《高氏家训》
40、虽有急,卷束齐,有缺坏,就补之。非圣书,屏勿视,敝聪明,坏心志。勿自暴,勿自弃,圣与贤,可驯致。;;李毓秀《弟子规》
41、勤俭自持,习劳习苦,可以处乐,可以处约,此君子也。余服官二十年,不敢稍染官宦习气,饮食起居,尚守寒素。;;曾国藩《曾文正公家训》
42、官长之前,止可将敬,不可逐膻。;;《家诫要言》
43、勖之以忠信,示之以勿欺。;;《王文肃公遗文·补遗》
44、肝肠煦若春风,虽囊乏一文,还怜茕独。;;《赠广贤文》
45、儿小任情骄惯,大来负了亲心。;;《小儿语》
46、藏精于晦者则明,养神于静则安。;;欧阳修《示子》
47、枯木逢春犹再发,人无两度再少年。;;《增广贤文》
48、酒肉一餐,可办粗饭几日;纱绢一匹,可办粗衣几件;不饥不寒足矣,何必图好吃好着?;;刘清之《戒子通录》
49、一头白发催将去,万两黄金买不回。;;《增广贤文》
50、自奉必须俭约,宴客切勿流连。;;《治家格言》
51、善欲人知,不是真善,恶恐人知,便是大恶。;;《治家格言》
52、妻贤夫祸少,子孝父心宽。;;《赠广贤文》
53、父子和而家不败,兄弟和而家不分,乡党和而争讼息,夫妇和而家道兴。;;《赠广贤文》
54、世之交者,不审择人,务合党众,违先圣人交友之义,此非厚己辅仁之谓也。;;刘廙《诫弟纬》
55、富贵是无情之物,你看得他重,他害你越大。;;《增广贤文》
56、黎明即起,洒扫庭除,要内外整洁,既昏便息,关锁门户,必亲自检点。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。;;朱柏庐《朱子家训》
57、凡人皆有望子孙为大官,余不愿为大官,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。;;《曾国藩家书》
58、天地赋命,生必有死。自古圣贤,谁能独免?;;陶渊明《与子俨等疏》
欢迎分享转载→ 名人家训家风家教十条
© 2021-2022 - 短句网www.duanju.net版权所有
短句网主要提供经典励志的好句子分享,文章句子段落来源网络整理和网友提供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