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原创句子网站!

当前位置:短句网>人生感悟 > 本文内容

佛性禅心的意思(经典的佛性禅心句子(精选37句))

发布时间:2024-01-16源自:手机访问作者:daniel

经典的佛性禅心句子1

1、若起精进心,是妄非精进,若能心不妄,精进无有涯。《法句经》卷上

2、离俗家与出家相应,去业障与道人相应,去习气与工夫相应,去烦恼与清净相应,此数相应,虽然觉得,不如不相应好。

3、当于佛法中,勇猛常精进。譬如微少火,樵湿速令灭,于佛教法中,懈怠者亦然。如钻燧求火,未出而数息.火势随止灭,懈怠者亦然。《华严经》卷十三,菩萨问明品

4、诸有持明人,远离诸有相,勿生取着心,造立塔庙等,勿读诵经典,勿建曼荼罗。若自性相应,斯即为最上。《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秘密大教王经》卷一

5、夫宴坐者,不于三界现身意,是为宴坐。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,是为宴坐。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,是为宴坐。心不住内,亦不在外,是为宴坐。于诸见不动而修行三十七品,是为宴坐。不断烦恼而人涅槃,是为宴坐。《维摩经》卷上,弟子品

6、轻信道听途说,就像一只傻狗,别人随便扔了一块石头就急忙跑去捡。

7、花儿不为谁开,也能够为自己开,世界不为谁存在,也能够为自己存在。

8、菩萨心如虚空,一切俱舍,所作福德皆不贪着。

9、一切恶友诸烦恼业,即是菩萨道庄严伴。《优婆塞戒经》卷二,义菩萨心坚固品

10、佛陀一再教诫我们:要好好调节自心,把瞋恨怨嫌之心转化为爱心宽心,时时刻刻宽恕别人,发挥爱念。

11、学悟,就是要你认识自己,找到永恒的生命。

12、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,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。

13、寂若無人:寂:寂靜。寂靜得就像沒有人一樣。

14、法界一相,系缘法界,是名一行三昧。《文殊说般若经》

15、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,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。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,那样子你会很痛苦。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。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。承认自己的伟大,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。

16、三界之中,以心为主。真观心者,究竟解脱。不能观者,究竟沉沦。

17、社会形态源自于家庭教育,家庭教育源自于个人的修养。若能先培养好个人修养,进而料理好家庭,社会秩序自然能渐上轨道。

18、以分别为道,以烦恼为道,以疾病为道,以鬼神为道,以苦为道,以死为道。(宋)藏巴嘉热大师“六平等”

19、我们应该学习圣人包容万物的宽大心胸,心境才能超脱;否则尽管信仰虔诚礼敬拜佛,终究还是会堕入魔道。

20、凡夫取境,道人取心,心境双忘乃是真法。

经典的佛性禅心句子2

1、不见身,不见心,心无所念,是名菩萨真实精进。(古印度)龙树《大智度论》卷十七

2、有些人的爱只执着于自己的眷属,倘若眷属不能符合自己的要求,就容易产生怨恨。

3、能觉他人之诈,不形於言,受人之辱,无动於色,道成近矣!

4、云何心一趣性?谓寻伺寂静故,心不散不乱不流,安住一境,故名心一趣性。(古印度)目连《法蕴足论》卷六

5、常常使别人过快乐日子的人,自己也必定很快乐。

6、事能知足心常惬,人到无求品自高。

7、一切诸苦树,放逸为根本,是故欲离苦,应当舍放逸。《正法念处经》卷五十七不放逸不死,放逸是死处。不放逸不死,放逸常生死。《正法念处经》卷二十五

8、发菩提心者,非为己利,原为尽十方遍法界,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。

9、安闲自得:自得:自己感到舒适。安静清闲,感到非常舒适。

10、佛是众生界了事汉,众生是佛界不了事汉。

11、禅思比丘无他想念,唯守一法,然后见心。《大灌顶经》

12、真正的看破是提起,积极地为大众服务。

13、佛陀曾教我们理财四分法:一四分之一奉养父母,二四分之一教育子女,三四分之一用于家庭,四四分之一投入社会公益事业。

14、上根菩萨居露地,中根菩萨居叶中,下根菩萨居石室,未成佛道常不卧。《心地观经》卷五,阿兰若品虽行苦行,不惮劬劳,恒无退转。《心地观经》卷八,成佛品

15、一个人要先点亮自己的心光,才能引发别人的心光。人要真诚苦干才能领导别人,而非光靠能干。待人要以宽大的心胸去接纳包容--发广。

16、毗婆舍那支,最初必用善友为依;奢摩他支,尸罗圆满之所摄受,又依善友之所摄受。(古印度)弥勒《瑜伽师地论》卷二十

17、万赖俱寂: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,一点儿声响都没有。

欢迎分享转载→ 佛性禅心的意思(经典的佛性禅心句子(精选37句))

© 2021-2022 - 短句网www.duanju.net版权所有

短句网主要提供经典励志的好句子分享,文章句子段落来源网络整理和网友提供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