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原创句子网站!

当前位置:短句网>好句收藏 > 本文内容

令人静下心的禅语(精选84句)

发布时间:2023-08-18源自:手机访问作者:daniel

令人静下心的禅语1

1、夜,静谧,若一方易水砚,晕染满目霜华。掬几滴云之泪,撷几片梦的落花,徐徐研来,渐起心香。调就半池胭脂墨,轻展一纸月白素笺,凝眸间,一幅云水禅心已陶然入画。

2、远远地欣赏,美丽的风景才会被人读懂。欣赏风景,需要一种心情,才能远看是景,近看是情;欣赏风景,需要一份稚雅,才能风雨有情,四季有景;欣赏风景,需要一份风度,才能乱象成章,错杂成意。

3、性不偷盗。菩萨于自资财,常知止足,于他慈恕,不欲侵损。若物属他,起他物想,终不于此而起盗心。乃至草叶,不与不取,何况其余资生之具。《华严经》卷三十五,十地品

<

4、【佛语心经】 事业有成很重要,也是人人都向往和追求的目标。但是,更重要的是:你可以不是完全成功的人,但决不可以是不去努力奋斗.不愿付出艰辛劳动的人。

5、【佛心禅语】 生活中不乏执著之人,他们固执己见.执著陋习,就像那过桥的盲人 一样。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,不肯在别人的意见中获得认知,不到黄河心 不死,不见棺材不掉泪。吃了小亏还不算,不撞个头破血流绝不回头,直 到吃了大亏.倒了大霉才肯承认自己是错的。

6、一日,朋友问他的朋友:何为朋友?对方回答:我打了你你不生气,我有困难时你必须帮我,就是朋友。朋友愕然,回头一想也是:不能以德报怨哪来朋友?天下皆然。

7、不以众生其性弊恶,邪见瞋浊,难可调伏,便即舍弃,不修回向。怛以菩萨大愿甲胄而自庄严,救护众生恒无退转。不以众生不知报恩,退菩萨行,舍菩提道。不以凡愚共同一处,舍离一切如实善根。不以众生数起过恶,难可忍受,而于彼所起疲厌心。《华严经》卷二十三,十回向品

8、【生死之间】有生就会有死,因为生的那一天就是死的开头;反过来说,死也就是生的起点。人生多苦,莫过于生.老.病.死。

9、一日,神仙路过茅草岗,拔一节茅草根放在嘴里嚼。有童子问:甜吗?神仙点点头。童子再问:甜吗?神仙又摇摇头。童子回家问爷爷:世上有神仙吗?爷爷答:刚才你见到的那位就是。童子又问:神仙怎么老不说话,怎么连草根甜不甜都不知道?爷爷说:因为一说话就没人当他是神仙了。

10、【慧心禅语】开口不说他人非,闭目心中生莲花。能吃苦乃为志士,肯吃亏不是痴人。敬君子方显有德,怕小人不算无能。退一步天高地阔,忍一时风平浪静。口争得无常烦恼,让三分心平气与。知足之人心常乐,能忍气者身自安。

11、我信仰早晨,生命为早晨而张扬。早晨是新生的开始,早晨是理想的跑道,早晨是奋斗的号角,早晨是成功的序曲。从光明的希望中出发,披着灿烂的朝霞飞翔,我灵魂愉悦,内心坚定。不管前面是朗朗乾坤,还是荫翳蔽日,都不能影响我前行的脚步.必胜的信心。

12、人生是一趟单程车,我们最应该做的,就是好好善待自己,珍惜今天,期待明天。那些走过的,错过的,都不再回来;丢掉的,失去的,都不复拥有。所以我们不要走得太匆忙,该爱的要用心去爱;该留的,要真诚挽留;该感受的要充分感受,该珍惜的要好好珍惜。

13、有照有觉,俱名障碍,是故菩萨常觉不住,照与照者,同时寂灭。譬如有人自断其首,首已断故,无能断者。则以碍心自灭诸碍,碍已断灭,无灭碍者。《圆觉经》卷上

14、【天天禅语】生命犹如一株花,我们时刻精心地对它照料:翻土.施肥.浇水.阳光.给氧。无论怎样,最终它仍然将会鲜花调落,茎叶干枯。人的一生更是如此,身体衰老.精神糊涂,最终面临死亡.离开人世。谁都逃脱不了死亡的大关,也改变不了无常的事实。

15、在这茫茫的人生旅途上,我们应该寻找自己未来的去处,求得一个正确的方向。假若常常亲近愚痴之人,则前途将茫茫然,方向也容易偏差。所谓“差之毫厘,失之千里”,自己已经迷惑不清了,若再亲近愚者,很容易随波逐流,舍义求利,迷失自我。

16、【发心】人要发心,发大心,发心为大众,为法门,为一切众生,彻底利他。“只要你好,我就好。”此话可对一切人说。发心很轻松,很安乐,既不费力,也不费钱。没有什么能障碍发心,唯一的障碍就是自私自利。

17、我的随和来自心灵的倔强,我的软弱来自内心的坚强,我的怯懦来自精神的勇敢。你是风,我无法不是任你吹散的云,你是闪电,我无法不是任你驱遣的雷声,你是阳光,我无法不是任你消融的冰。一个人没有对手是寂寞的,有很多对手是痛苦的,有唯一一个自己愿意臣服的对手是幸福的。

18、【佛心禅语】 因为过于追逐此生的名利,所以往往忽略了修行,于是对死亡既没有作好任何准备,对来生也毫无把握正确的方向。

19、【佛心禅语】 小参僧问:“卷帘目对千峰秀,掩室时闻百鸟声。正恁幺时,还有佛法也无?”师云:“透过声色了无依,一切法中常自在。”——《宏智禅师广录》

20、于一切法但取一行,极随顺者,所谓无生,是为禅行。又复无有少法可取,是为禅行;又不取何法?所谓不取此世彼世,不取三界,乃至不取一切诸法,如是平等,是为禅行。天子,入禅行者,乃至无有一法相应,无合无散,是为禅行。《大宝积经》卷-。四,善住意天子会

21、【天天禅语】我们为什么会生烦恼?是因为我们看到众生的行为有过失。虽然这个烦恼是因由众生而缘起,但实际上还是我们自心仍有烦恼的缘故。佛陀的心续已经没有烦恼,所以他视一切众生没有过失,正因为我们自心有种种染垢,所以才会看到别人的过失。

22、笑不仅能使心灵感到平静,还有其他效果。诱使人发笑的故事里面必须要有出人意料的笑料,绞尽脑汁地制造这种意外性会使人的想法变得丰富起来,并成为产生新东西的原动力。

23、给事留一个机会,给人留一个空间,给己留一份尊严。予人方便,就是待己仁厚;包容别人,就是宽恕自己。漂泊于俗世,忙碌于红尘,人生,最难得的,是好心态;最难放的,是真感情;最难忘的,是人心人;最难求的,是被人懂。

24、训练堪忍精神的要点是:心胸要开阔,任何风雨是非都不会伤害我们心中的菩提树。这棵大树如果受不了风雨的摧折就轻易倒下,那岂不是不堪一击吗?所以说,这棵菩提树应该坚固地种植在我们的心田深处——“八风吹不动”,这才是真正的修行,从而建立正知.正见.正思和正行。

25、要做个受人欢迎和被爱的人,必须先照顾好自我的声和色。面容动作.言谈举止合宜得体,都是从日常生活中修养忍辱得来的。

26、【佛心禅语】 心无心而物物明,物有心而心不堪。不堪心中污心田,心田皎皎没人参。没人参,东作南,青青妙色出于蓝。见即便见见取好,不见莫怨老瞿昙。——《快活歌》

27、眼睛是心灵的窗户,你看到的只是内心的映像怎样让你的世界变得美好起来?佛日:心垢故众生垢。心净故众生净。一《维摩诘所说经》

28、【佛心禅语】 人类社会的任何组织,小至家庭,大至社会.国家,要和谐共存,都 离不开“包容”的意识。人们的性格不同,对事物的见解也是完全不同 的。如果缺少包容的意识,人人各执己见,见面只有争吵,那永远也不会 有美好和谐的一天。

29、如果丈夫出门在外工作承担着养家的任务,那么为人妻子就应该承担起主内的责任,料理家务,为在外的丈夫营造一个温馨的避风港湾,这样丈夫在外才会觉得自己努力工作很有价值,家庭夫妻生活才会和谐。

30、【佛心禅语】 青郁郁,碧湛湛,百草头上泄天机;花簇簇,锦簇簇,闹市堆边露真智。——《圆悟佛果禅师语录》

31、漫步在晨风中,目光被自然的色彩牵引,思想吮吸自然的芳香,我的内心无比安宁。尽情享受早晨的短暂时光,不被脂粉的面具打扰,不必为频生的白发忧愁。林荫道上那片枯黄的落叶,尘封了春天故事,回归本色美丽,仿佛波德莱尔的《恶之花》。此刻,灵魂的真实,人生的真相,和晨光一样清澈。

32、心灵境界的不断提升超越,使我的生活领域更加海阔天空!仅仅一个“祈愿”,我也好像经历了春夏秋冬,单单一个愿心,我也花费了六十年

33、人世间的以恶治恶,无法起到根除邪恶的效果;当一个人能用他的慈悲心去感化敌人的时候,那种能量是比刀剑更强有力的武器。

34、在我眼里,了凡先生已深谙庄子哲学之精髓,逍遥游世间,心游万仞,自在洒脱。而他一直从事的慈善事业,便是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”

35、男人为阳,女人为阴。所以大多数男人爱温柔贤淑的女人,需要女人的阴柔来与自身的阳性场态相生相合。男人一般不会爱上比自己强势的女人,所以一个强势的男人越有本事,他处的地势越高,可以俯视的女人就越多,因为这世间处于弱势的女人毕竟占多数。

36、【天天禅语】我们应该珍惜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,同时,不应该贪执不属于自己的东西。珍惜自己拥有的人常常会幸福,贪执不属于自己东西的人,往往会烦恼。

37、禅心之中,何处有恨?其实,太遥的,不是烟霞,不是明月,是人心。禅心不语,于是得乱世清幽;禅心不歇,于是得一世清静。一花一世界,一叶一菩提,一鸟一天堂,生命若弦,双手弹指之间,处处都是禅意。修得玲珑之心,莞尔一笑,此后,步步生莲。

38、茶有浓淡,有冷暖,亦有悲欢,用一颗出离的心品茶,便可以从容地享受飞云过天.绿水无波的静美;品茶是修心,在无尘的净水中彻悟禅意,饮下一壶人生的禅茶,在一滴水中,在一朵花间,在婆娑的世界里找到最初的自己。

39、当我们以正面心态去修行,即使做世间琐事,也会成为获得解脱的缘;当我们以负面心态去修行,即使行佛教事业,也会成为堕落恶趣的因。

40、【佛心禅语】 夜夜抱佛眠,朝朝还共起。起坐镇相随,语默同居止。纤毫不相离,如身影相似。欲识佛去处,只这语声是。——《傅大士》

41、【佛语心经】 西方悲观主义哲学家叔本华认为:人生从本质上来说是悲剧。这也许就是从生命最终会消失的意义上发出的感叹吧?可是佛家认为有生就有死,因此对于生死流转.死去生来不必过于介意。这种观念,是不是更豁达一些呢?

42、【禅语】人需要一种淡然.朴实,不张扬.不喧嚣.不妖艳。名利.淡世绘.淡荣辱.淡诱惑,虽无蝶来,清香依旧。有傲气,但存傲骨。要脚踏实地的平实,丰富而不肤浅.恬淡而不聒噪.理性而不盲从。物欲横流的滚滚红尘中,更需要一份淡泊的心境,谢绝繁华,回归简朴。定从容的笑对人生。

令人静下心的禅语2

1、【佛心禅语】 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?黄金?珠宝?美玉?这些东西在世人眼里都很值钱,但是值钱就能够说它们很有价值吗?显然不是。一般来说,我们认为最值钱的东西往往也是最没有价值的,最有价值的东西并没有价钱。就像智慧是绝对无价的,这就是佛常说的颠倒。

2、【佛心禅语】 佛偈说“湛然一片真如性,迷失皆因一念差”,悟求真理的路途,千 峰回转,万山阻碍,难免会有见歧路而茫然的感觉,此时要紧的是,不要 迷失了自己的本性。迷茫并不是别人或外界造成的,迷茫的是我们自己。

3、“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,时时常拂拭,勿使惹尘埃。”舍弃一些似是而非的邪见邪知,革除一些积非成是的不良习气,你才能够真正觉悟,获得解脱而自在常乐。

4、每个人都独立地来到这个世界,除了血缘,谁也不欠谁的,谁也没有对另一个人必须尽的义务。要想获得,我们首先就必须给予。给予不是失去,而是得到,既得到爱和德行,又得到灵魂的提升与内心的安静。

5、【佛心禅语】 佛讲“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”。也就是说,布施是无条件的,以别人 的痛苦和需要为自己的痛苦和需要,这才是真正的布施。但是对于我们这 些平常人来说,要拥有佛家这样的境界,先要有正确的金钱观。

6、有人说,天堂与地狱有多远,人与人的差别就有多大。境由心生,高雅 丰富的内心世界是你通向天堂的必由之路;高尚的朋友.高雅的书籍.健康 的追求,是你营造丰美的精神世界的必需。

7、甲乙二人于交叉路口相撞。甲说:“我正直道直行,乙突然从斜边道岔出,是乙不对。”乙同样说:“我正直道直行,甲突然从斜边道岔出,是甲不对。”以自为正,以他为邪,世人大抵如此。

8、随顺为姊妹,爱乐为善友,安慰则为母,随意为婢使。此四贤良妻,则是夫眷属。(古印度)龙树《劝发诸王要偈》

9、参禅之人千万莫在世间做出绝情的样子,以为此是修行。悲喜之缘应现 之时,且恸哭且开怀,刻意积忍反成病态。习禅者随顺因缘.观照因缘, 眼泪方流,泪从何起?眼泪不止,谁在哭泣?泪干,悲情何去?悲喜之 情怎碍本来面目。

10、若性德本具,如木中火,不成事用,须假修德,如遇因缘,方能显现;是以因修显性,以性成修,若本无性,修亦不成,修性无二,和合方备。又内有本觉,常熏圣种,外仗善缘,助开觉智,有内阙外,菩提不圆。(五代)延寿《万善同归集》卷五

11、别人的伤害如果是满满一杯的苦水,你心如是那杯,虽能容之,却会让你满心痛苦;你心如是那盆,痛苦便不再满心;你心如是那海,苦便不再是苦,而是一种超度,用宽容与胸怀超度了苦,化成了甘。

12、譬如橘子因橘而生,从酢而甜,人为橘故种植是子,是子.根.茎.花.叶皆悉不酢,时到果熟,酢味则发。如是酢味非本无今有,亦非无缘,乃是过去本果因缘。身口意业亦复如是。若言是业住何处者,是业住于过去世中,待时待器,得受果报。《优婆塞戒经》卷四,杂品

13、身空虚伪,不可长养,无有诤讼,亦无正主。从诸因缘,和合而有,无有坚实,妄想故起。业力机关,假伪空聚,地水火风,合集成立。随时增减,共相残害,犹如四蛇,共处一箧。水火风种,散灭坏时,大小不净,盈流于外。体生诸虫,无可爱乐,捐弃冢间,如朽败木。《金光明经》卷二

14、善意的结缘可以改变命运。“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”,“人在做,天在看”;你好心诚意,处处与人为善,经常予人祝福.给人帮助.给人方便.予人欢喜,“得道多助”各种善意的结缘(有好的人际关系),就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。

15、懂得付出才是富有,能回报,能喜舍,刀耕火种是良方,秋到家家晚稻香;放不下时担取去,何如福田待来春。——明·憨山德清

16、职业关系。一个人立身社会做人处世,不能没有生活,既然要谋求生活温饱,就要和各种职业建立关系。在受教育的时候,要和老师.同学来往;在要衣要食的时候,要与雇主.同事往来。不管在什么行业,担任何种角色,欲求“人际关系良好”,“诚实无欺”是不二法门。

17、如果这个世界上失信成为常态,守信者一定艰难;如果这个世界上贪婪成为常态,廉洁一定艰难;如果这个世界虚伪成为常态,诚实一定艰难。请不要习惯变态的常态,更不要习惯常态的变态,一旦习惯,这个世界注定不可救药地走向死寂和毁灭。

18、风敲着玻璃窗,触及不到窗栏的紫色风铃,窗外,缠绕着落叶的气息,窗内,静坐如禅,默数从指间滑落的时光,谁曾与我一起收集了阳光的味道?喜欢冬眠的女人,将心灵的记事本也装进冬眠的背包,然后,再找一个暖暖的画面做封面,遇见那些

19、【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】一切众生都是修行的所依助缘,是修行路上不可或缺的修行对象。寂天菩萨在《入行论》中说:“修法所依缘,有情等诸佛,敬佛不敬众,岂有此言教。”从修行所依助缘的角度而言,众生与佛的作用是相等的,佛和众生是同等的重要,那我们为什么只尊重佛陀而不尊重众生呢?

20、自信但不可自以为是。有些人看起来很自信,实际上很自卑,因此常常会做一些自以为是的事情。他们热衷享受事情成功的炫耀,却没有勇气承担事情失败的后果。

21、我命由天我不由天,虽然圣贤皆以心转境,但我们凡夫受有形的环境影响,却只能以境转心。既然如此,我们何不从有形的身体开始调整自己的行为,由身及心,由量变到质变,达到人与社会.大自然的和谐统一,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
22、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,幸福或者心酸只有自己最能体味。故事越离奇曲折,人物命运越大起大落,局外人就越是难以把握。我们都是自己故事里的主角,同时又是别人故事的旁观者和倾听者。尽管我们多数时候并不愿意参与到别人的故事之中,却往往又身不由己。但愿我们参与的都是幸福故事!

23、一个人如果能够养成“宽以待人”的优良品德,就一定可以在同他人的相处中,严格要求自己,宽容地善待他人,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,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。

24、要了解一个人,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,就可以知道他 是否真心。我们每个人都有得到宝藏的机会,就看你是否付出了行动。上帝 不会轻易让不付出努力的人得到!

25、佛说:生的时候带不来一文钱,死的时候带不走一文钱,辛辛苦苦地积聚财富,并为之忧愁烦恼,对自己没有益处,只是为他人所有,外无善行可以依恃,内无心得可以依凭,致使命终之时,堕落到三恶道中。

26、这些微不足道的快乐,我们已经视若无睹;因为对财富的热衷已经让我们迷失了本性。只有在面对死亡时,我们才会发现,所有的外物都毫无用处,而支撑我们活下去的是对生的信念,如果没有信念,人放慢脚步,才能体味幸福。

27、【佛心禅语】 离心无佛,离佛无心,亦如离水无冰,亦如离冰无水。凡言离心者,非是远离于心,但使不着心相。——《达摩大师血脉论》

28、云水禅心,雾霭焚香,梵音鸣唱,难度的三千红尘业果,天地间佛祖以撵花的姿势为世人普渡众生,便虔诚的告诫,放下执念便是修行,可叹,可叹,情难圆矣。

29、【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】 乐师为国王演奏音乐,国王答应给他一千钱。演奏完后,乐师向国王索取工钱,国王不给,反而对他说:“你演奏给我听,只不过使我空欢乐一场,我说给你一千钱,你听了,已经也让你欢乐了一场。”

30、是心非心,心相本净故。尔时舍利弗语须菩提:有此非心心不?须菩提语舍利弗:非心心可得若有若无不?舍利弗言:不也。须菩提语舍利弗:若非心心不可得有无者,应作是言,有心无心耶?舍利弗言:何法名非心?须菩提言:不坏不分别。《小品般若经》卷一

31、【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】 君子学习是为了成就自己的才智,不是为了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名声。但是,当他得遇时势为世所用的时候,就会惊天动地,他想默不作声,想掩盖自己的学问和名声,可能实现吗?

32、被一些不相干却必须完成的事情绑架,你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时光大片大片溜走。这些时光完全应该属于另外一些想做而没有完成的事情,那些真正属于你的事情。为了生命运转必须的成本,不得不大把地付出时光,剩下的时光甚至不够发一发呆的长度。生命与生俱来的缺陷,常常就这样使心灵变得荒芜。

33、【佛心禅语】

34、【佛心禅语】 修禅的关键在于行禅,在于如何去做。听得太多,说得太多,却不去做,这也是假法。虽然听得不多,说得不多,但能身体力行简单的一句偈文,这就是真法。

35、【佛心禅语】 为追求快乐,而把快乐建在别人的痛苦上,便会受到怨恨的困扰,最终无法摆脱怨恨。——《佛陀的格言》

36、禅悟心有一切有,心空一切空;心迷一切迷,心悟一切悟;心邪一切邪,心正一切正;心乱一切乱,心安一切安;一切为心造,无心自解脱。

37、每个人都会经常面临烦恼,生活不是为烦恼去找找推卸的借口,而是去承担改善的责任,禅的精神就在于当下承担,认识生命的过程,解决生命的麻烦,发现生命的生机,去把握与实践,做一个生命的实践者,而不是烦恼的傀儡。

38、【佛心禅语】 人常说,金钱不是万能的,没有金钱却是万万不能的。可见,金钱对 于人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。但是人切忌将钱财看得过重,更不要去刻意追 求。因为,钱财不过是身外之物,生不带来,死不带去。

39、【佛心禅语】 一个人的胸怀能容得下多少人,就能够赢得多少人。自古有成天下之 志者必有容天下之量,而后能成天下之功。宏大的器量,宽阔的胸襟,对 一个人的事业成败至关重要。佛法不离世间法,世间人.学佛人,在现实 生活中要做一个心胸开阔的人,做一个仁慈宽恕的人。

40、心如工画师,画种种五蕴。一切世界中,无法而不造。如心佛亦尔,如佛众生然。心佛与众生,是三无差别。《华严经》卷十九

41、【心灵禅语】 不要像小孩那样,将杨树黄叶当作铜钱,因此停止了啼哭;也不要像那个乘船人,为了找到失落在海里的剑,却在船上刻上记号。

42、大自然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,她的美与生俱来,已达极致,任何人为的梳妆,都是对美的伤害。造化的高明在于,他在创造大自然的时候预留了人类的活动空间,只要不格外地贪婪,对人类而言,这些空间已经足够施展他们的才华,没有必要去惊扰大自然。

欢迎分享转载→ 令人静下心的禅语(精选84句)

© 2021-2022 - 短句网www.duanju.net版权所有

短句网主要提供经典励志的好句子分享,文章句子段落来源网络整理和网友提供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