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原创句子网站!

当前位置:短句网>唯美短句 > 本文内容

岁幼儿必背古诗(精选98句)

发布时间:2024-05-20源自:www.duanju.net作者:daniel

岁幼儿必背古诗1

1、苏轼〔宋代〕

2、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,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。

3、刘禹锡〔唐代〕

4、茱萸(zhū yú):是指吴茱萸。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近成熟果实。《本草纲目》吴茱萸【集解】苏颂引周处《风土记》云:“俗尚九月九日谓之上九,茱萸到此日气烈熟色赤,可折其房以插头,云辟恶气御冬。”又《续齐谐记》云:“汝南桓景随费长房学道,长房谓曰:‘九月九日,汝家有灾厄,宜令急去,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上,登高饮菊花酒,此祸可消。’景如其言,举家登高山,夕还,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。长房闻之曰:‘此代之矣。’故人至此日,登高饮酒,戴茱萸囊,由此尔。”由此可见,王维诗中的茱萸,当是指吴茱萸。

5、为异客:作他乡的客人。

6、鉴赏

7、佳节:美好的节日。

8、山东:王维迁居于蒲县(今山西永济市),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,所以称山东。

9、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,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。

10、译文

11、咏鹅

12、夜泊: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。

13、枫桥夜泊

14、译文

15、此山:这座山,指庐山。

16、拨:划动。

17、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

18、各不同:各不相同。

19、注释

20、桃:桃符,古代一种风俗,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、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,悬挂在门旁,用来压邪。也作春联。

21、白毛浮绿水,红掌拨清波。

22、译文

23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

24、注释

岁幼儿必背古诗2

1、秋日晴空万里,一只仙鹤排开云层扶摇直上,便引发我的诗情飞上云霄。

2、姑苏城外那寒山古寺,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。

3、开头的“鹅、鹅、鹅”不只是模拟鹅的叫声,而且把思维的那种跃动表现出来,融为一体。小诗人用三个“鹅”字道出鹅由远至近的欢叫声,让人渐渐看清它“曲项”的外形和“向天歌”的得意神态,再写鹅在水中嬉戏时有声有色的情景。表现小诗人细微入神的观察力。

4、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,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。

5、自古逢秋悲寂寥,我言秋日胜春朝。

6、碧霄:青天。

7、千门万户:形容门户众多,人口稠密。

8、注释

9、九月九日:即重阳节。古以九为阳数,故曰重阳。

10、鹅,鹅,鹅,曲项向天歌。

11、译文

12、排云:指排开云层。

13、张继〔唐代〕

14、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

15、王维〔唐代〕

16、寒山寺:在枫桥附近,始建于南朝梁代。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、拾得曾住此而得名。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。本名“妙利普明塔院”,又名枫桥寺;另一种说法,“寒山”乃泛指肃寒之山,非寺名。寺曾经数次重建,现在的寺宇,为太平天国以后新建。寺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,被日本人运走,下落不明。

17、缘:因为;由于。

18、元日

19、注释

20、绦(tāo):用丝编成的绳带。丝绦: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。

21、晴空一鹤排云上,便引诗情到碧霄。

22、姑苏:苏州的别称,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。

23、注释

24、裁:裁剪,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。

岁幼儿必背古诗3

1、从正面、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、山峰耸立,从远处、近处、高处、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。

2、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,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,难抵我独自傍愁而眠。

3、题西林壁: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。西林寺在庐山西麓。题:书写,题写。西林:西林寺,在江西庐山。

4、白色的身体漂浮在碧绿水面,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。

5、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

6、枫桥:在今苏州市阊门外。

7、姑苏城外寒山寺,夜半钟声到客船。

8、译文

9、二月:二月,正是初春时节。似:好像,如同。

10、排:推,有冲破的意思。

11、屠苏:亦作“屠酥”,“屠苏”本来是一种阔叶草,南方民间风俗,有的房屋上画了屠苏草作为装饰,这种房屋就叫做“屠苏”。另一种说法是指屠苏酒,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,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,以驱邪避瘟疫,求得长寿。

12、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

13、登高: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。

14、译文

15、爆竹: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。用来驱鬼避邪,后来演变成放鞭炮。一(yí)岁除:一年已尽,“一”字用在第四声(去声)字的前面时,“一”变调,读第二声(阳平)。除,逝去。

16、异乡:他乡、外乡。

17、秋词二首·其一

18、《咏鹅》相传是骆宾王在七岁时写的一首诗,这是一首咏物诗。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,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,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,抓住事物(鹅)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。写得自然、真切、传神。

19、霜满天:霜,不可能满天,这个“霜”字应当体会作严寒;霜满天,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。

20、对愁眠:伴愁眠之意,此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。就是后世有不解诗的人,怀疑江枫渔火怎么能对愁眠,于是附会出一种说法,说愁眠是寒山寺对面的山名。

21、注释

22、乌啼:一说为乌鸦啼鸣,一说为乌啼镇。

23、夜半钟声:当今的佛寺(春节)半夜敲钟,但当时有半夜敲钟的习惯,也叫「无常钟」或「分夜钟」。宋朝大文豪欧阳修曾提出疑问表示:“诗人为了贪求好句,以至于道理说不通,这是作文章的毛病,如张继诗句“夜半钟声到客船”,句子虽好,但那有三更半夜打钟的道理?”可是经过许多人的实地查访,才知苏州和邻近地区的佛寺,有打半夜钟的风俗。

24、不识:不能认识,辨别。

岁幼儿必背古诗4

1、歌:长鸣。

2、妆成:装饰,打扮。一树:满树。一,满,全。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,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。下一句的“万”,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。

3、江枫:一般解释作“江边枫树”,江指吴淞江,源自太湖,流经上海,汇入长江,俗称苏州河。另外有人认为指“江村桥”和“枫桥”。“枫桥”在吴县南门(阊阖门)外西郊,本名“封桥”,因张继此诗而改为“枫桥”。

4、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

5、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

6、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,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。

7、春朝:春天。

8、曈曈: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。

9、元日:农历正月初一,即春节。

10、横看:从正面看。庐山总是南北走向,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、

11、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,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。

12、题西林壁

13、真面目:指庐山真实的景色,形状。

14、月落乌啼霜满天,江枫渔火对愁眠。

15、骆宾王〔唐代〕

16、忆:想念。

17、曲项:弯着脖子。

18、“鹅,鹅,鹅!”面向蓝天,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。

19、自古以来,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,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。

21、侧:侧面。

22、小作者通过白描的手法,简单的略加勾勒,鹅的鲜明形象就脱颖而出。“曲项向天歌。白毛浮绿水,红掌拨清波。”一幅可爱的动态的形象。

23、悲寂寥:悲叹萧条。

24、王安石〔宋代〕

岁幼儿必背古诗5

1、渔火:通常解释,“鱼火”就是渔船上的灯火;也有说法指“渔火”实际上就是一同打渔的伙伴。

2、西林:西林寺,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。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。

欢迎分享转载→ 岁幼儿必背古诗(精选98句)

© 2021-2022 - 短句网www.duanju.net版权所有

短句网主要提供经典励志的好句子分享,文章句子段落来源网络整理和网友提供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